蓝起网-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知识问答的网站!
已解决

孝与悌的故事200字-j9九游会

来自网友愚人侃世提问 提问时间:2022-05-25 10:41:38阅读次数:

最佳答案 蓝起网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

这首诗,是为了劝人兄弟和顺所写的,用着三个故事。第一句说:“紫荆枝下还家日。”以前有田氏兄弟三人,从小共同生活。长的娶妻,叫田大嫂;次的娶妻,叫田二嫂。妯娌和睦,相安无事。唯有第三的年小,随着哥嫂过日。后来长大娶妻,叫田三嫂。那田三嫂为人不贤,仗着自己有些嫁妆,看见夫家一个锅里煮饭,一张桌上吃东西,不用私钱,不动私秤,即使私下要吃些东西,也不方便,日夜在丈夫面前撺掇:“公堂钱库田产,都是伯伯们掌管,一出一入,你完全不知道。他是在明里,你是在暗里。用一说十,用十说百,哪里晓得!现在虽说同居,终究有个散场。如果哪天家道衰弱下来,只会让你这个年幼的吃苦。照我说,不如早早分家,将财产三分拆开,各自去生活,不好么?”田三一时被妻子的言论所迷惑,认为她说的有道理,于是央求亲戚对哥哥说,要分家居住。田大、田二一开始时不肯,被田三夫妇内外连连催逼,只好答应。将所有房产钱谷之类,分成三份,分毫不多,分毫不少。只有庭院前一棵大紫荆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极其茂盛,既然要分家住,这树又归哪一个呢?田大至公无私,建议将树砍倒,将粗的部分分为三截,每人各得一截,其余零枝碎叶,论秤分开。商议已妥,就等第二天动手。

第二天天明,田大叫上了两个兄弟,一起去砍树。等来到了树边时,发现整棵树都已经枝叶枯萎了,完全没有生气。田大把手一推,树随即就倒下了,根芽都露出来了。田大停了下来,对着树大哭。两个兄弟说:“这棵树值得吗!兄长何必如此痛惜!”田大说:“我并不是哭这棵树。想我们兄弟三人,产于一姓,同爷合母,就跟这树的枝枝叶叶,连根而生,分开不得。根生本,本生枝,枝生叶,所以荣盛。昨天建议将这树分为三截,那树不忍活活分离,一夜间自己枯萎而死。我们兄弟三人如果分离了,也跟这树一样枯死,哪有荣盛的时候?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田二、三听到哥哥的话,非常触动:“我们怎么可以做人还不如一棵树呢?”于是相互抱在一起,痛哭不已。大家不忍分家,情愿依旧住在一起。田三的妻子听到堂前哭声,出来看时,才明白其中的缘故。大嫂二嫂,各各都很开心,只有三嫂很不情愿,口出怨言。田三要将妻子逐出家门。两个哥哥再三劝住。三嫂心里很羞愧,回到房间上吊死了。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再说田大可惜那棵紫荆树,再来看时,树并没有人去整理,但却自然端正,树枝竟然重新活过来了,枯萎的花叶也重新绽放,比之前还更加烂熳。田大叫两个兄弟来看,大家都感叹不已。从此田氏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有诗为证:

紫荆花下说三田,人合人离花亦然。

同气连枝原不解,家中莫听妇人言。

第二句说“花萼楼中合被时”。那花萼楼在陕西长安城中,大唐玄宗皇帝所建。玄宗皇帝就是唐明皇。他原本是唐家宗室,因为韦氏乱政,武三思专权,明皇起兵诛之,遂即帝位。明皇有五个兄弟,都封了王爵,时号“五王”。明皇对五个兄弟非常友爱,甚至建了一座大楼,取《诗经·棠棣》里面的寓意,取名叫做花萼。时不时召集五王登楼欢宴。又制成大幔,名为“五王帐”。帐中长枕大被,明皇和五王时常同寝其中。有诗为证:

羯[jié]鼓频敲玉笛催,朱楼宴罢夕阳微。宫人秉烛通宵坐,不信君王夜不归。

第四句说“千秋羞咏豆萁诗。”后汉魏王曹操长子曹丕,篡汉称帝。曹丕有个弟弟叫曹植,字子建,聪明绝世。曹操在世的时候最为宠爱,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但没有成功。曹丕因此怀恨在心,想找个借口把曹植杀了。一天,曹丕把曹植召进宫来说到:“先帝每次都夸你诗才敏捷,朕还没有当面测试过你的诗才。今天限你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如若不成,就判你欺诳之罪。”曹植还没走七步,诗就做成了。诗中还暗含讽刺的意味。诗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看到这首诗之后感动到哭泣,于是冰释前嫌。后人有诗为证:

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诗成亦可危。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

古文今谈:古人对孝悌的理解和践行,穿越时空,在当下看来仍然让人十分触动,孝悌二字也在千百年的历史时空中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今天谈孝悌,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或尊敬。现如今早已摈弃了封建伦理纲常,在当下讲究独立和平等的时代,我们既要追求个体的独立和平等,对于传统的孝悌文化中对父母的尊敬和兄弟之间的和顺友爱同样是值得我们去保留和学习的。毕竟,家和万事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们觉得呢?

ag九游会j9登录入口旧版的版权申明

本文"孝与悌的故事200字 ":http://www.nblhzx.cn/news/66760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ag九游会j9登录入口旧版的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网站地图